筷子这东西,细究起来实在古怪。两根木条,一上一下,竟能夹起天下万物。我每每执箸,总不免要胡思乱想:这究竟是手的延伸,还是某种神秘的符号?
筷子在碗边敲击,发出清脆的声响,像是某种密码。古人发明此物时,大约不曾想到它后来会成为东方文明的图腾。你看那西人用刀叉,分明是要将食物大卸八块的架势;而筷子轻轻一夹,倒显出几分温柔来。这温柔里却藏着狠劲——能将豆腐夹起而不碎,能将鱼刺剔出而不伤肉,这手段,岂是等闲?
有时盯着筷子出神,觉得它们像一对永不分离的伴侣。分开时各自无用,合在一处便有了灵魂。这道理倒与人间事暗合:多少事物看似独立,实则互为依存。筷子教会我们的,或许正是这种微妙的平衡之术。
更奇的是,筷子从不挑食。贫家粗粮,富户珍馐,它都一视同仁。这品格,在当今世道尤为难得。我见过镶金嵌玉的象牙筷,也用过路边摊的一次性竹筷,本质上它们并无差别——都是将食物送入口中的工具罢了。人常为外物所困,筷子却始终明白自己的本分。
放下筷子时,我忽然想到:也许文明的真谛,就藏在这最平常的器具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