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说科技发展一日千里,我却时常觉得,这千里之行未免有些踉跄。我们发明了飞机,却失去了漫步的兴致;制造了手机,却遗忘了沉默的美德;创造了互联网,却让注意力支离破碎。每一样新发明都像一剂强心针,刺激着现代人脆弱的神经。
电子屏幕成了新时代的"精神鸦片"。地铁里、餐桌上、甚至红绿灯前,人人都低垂着头颅,像一群虔诚的信徒在朝拜某个无形的神祇。手指在玻璃上滑动的声音,比教堂里的祷告还要整齐划一。我不禁怀疑,究竟是我们在使用科技,还是科技在驯化我们?
最吊诡的是,我们一边抱怨信息过载,一边又贪婪地吞食着每一条推送。就像明知糖果会蛀牙的孩子,仍然抵挡不住甜味的诱惑。科技公司深谙此道,他们把产品做得越来越"人性化",实则是把人性算计得越来越精确。我们以为自己在点击,实则是被点击。
而所谓的"智能家居"更是一场温柔的陷阱。当冰箱开始给我们推荐食谱,空调自动调节温度,我们便在这舒适中慢慢丧失了生活的基本能力。古人讲究"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"是可耻的,今人却以此为荣——因为有科技代劳。这种异化过程如此自然,以至于我们都忘了问:究竟是谁在服务谁?
科技本无善恶,人心才有是非。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抵制进步,而是在狂奔的路上偶尔停下来,问问自己:这些发明真的让生活更美好了吗?抑或只是让我们更忙碌、更焦虑、更离不开它们?这场全人类的"精神感冒",解药恐怕不在更多的科技里,而在我们能否找回那份原始的清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