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性这东西,说起来是个玄学。有时以为摸透了,却又忽然显出几分不近人情来。
人常自诩为"万物之灵",然而每见街头为蝇头小利争得面红耳赤者,又觉得这"灵"字未免用得轻率。倒是猫狗之属,虽不识字,却知礼让,不争食,不抢窝,比某些"灵长类"更知进退。
人性中藏着个奇怪的矛盾:一面渴求与众不同,一面又恐惧离群索居。穿衣服要标新立异,却又怕被人指指点点;说话要语出惊人,又恐招来非议。于是世上多了许多"与众相同的异类",恰如公园里排队拍照的游客,姿势雷同,却各自以为别致。
记忆也颇不可靠。人常把自己想得太好,把别人想得太坏。回忆往事时,自己的错处如轻烟消散,他人的过失却似刀刻斧凿。这倒方便,省却了许多自责的麻烦。
最有趣的是,人明知生命有限,却活得仿佛永生。少年时觉得三十岁很老,及至三十,又觉得五十尚远。拖延、挥霍、争吵,样样来得,横竖"来日方长"。直到某日对镜,忽见几茎白发,才惊觉时光已窃走大半,而自己竟毫无察觉。
人性大抵如此——既聪明又糊涂,既善良又自私,既勇敢又怯懦。我们不过是穿着文明外衣的原始人,时而高尚得让自己感动,时而又卑琐得令自己吃惊。
说到底,人性本就不必苛求完美。有点瑕疵,倒显得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