筷子这东西,细细的两根,却能挑起整个东方的饮食文明,实在奇妙。我每每用筷子夹菜时,便不免要胡思乱想起来。
筷子大约是极谦逊的,不似刀叉那般张扬。刀叉是明火执仗的强盗,筷子则是温文尔雅的君子。一个"夹"字,何等含蓄,既不"刺"也不"割",只是轻轻一合,食物便服服帖帖地过来了。中国人用筷子五千年,竟没有发明出"筷术"来,可见其性本善。
有时我又想,筷子大约是最早的机械手罢。两根木棍,一静一动,一主一从,配合得恰到好处。捏着筷子的三根手指,竟能做出"夹、挑、拨、拌"诸般动作,比那西洋人的叉子灵巧多了。倘若教猴子用筷子,未必学不会,但若要它们创出这法子来,恐怕还须进化五万年。
最妙的是筷子能屈能伸。上至宫廷御宴,下至路边小摊,无处不见其身影。富人用象牙筷、银筷,穷人用竹筷、木筷,横竖都能把饭送进嘴里。这倒像极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——管你什么山珍海味,到我这里,两根细棍一夹,统统平等。
我见过一个三岁小儿,筷子使得极好,也见过留洋十年的博士,夹个花生米都要掉三回。想来用筷子这事,与学问高低无关,纯乎是一种"手熟耳"的勾当。但偏偏有人要说用筷子关乎礼仪文化,这便显出几分滑稽了。
筷子用久了,前端总会磨损。我想,这磨损处,大约记录着一个人吃饭的历史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