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认识一位每天准点出现在公园长椅上的老人。三年前他还是上市公司高管,现在靠退休金生活得云淡风轻。"当年拼命想控制所有变量,"他望着嬉闹的孩子们说,"后来发现生活最精彩的剧本,都是即兴演出。"就像他养的那些鸽子,早晨放飞时从来不确定它们会带回什么故事,有时是邻镇的樱花,有时是孩童追逐的笑声。
现代人总在寻找确定性,用算法预测天气,用大数据分析趋势,连感情都要计算匹配度。可是去年冬天,我在地铁口遇见卖红薯的大叔,他边找零钱边说:"烤红薯的火候永远没法精确到度,就像人生,欠点火候或太过头了,都有不同的风味。"那天我捧着热乎乎的红薯走在雪地里,突然觉得某些意外偏离原计划的时刻——比如坐错公交车发现一条开满蔷薇的小巷,比如航班取消在陌生城市交到终身挚友——这些才是生活悄悄给我们的彩蛋。
其实随机性更像是生活的呼吸节奏。程序员朋友说,他们写代码会特意设置随机数生成器,否则程序会陷入死循环。这多像人生——如果没有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,我们可能永远在同一个模式里打转。深夜加班时窗外突然绽放的烟花,暴雨天咖啡馆里有人递来的纸巾,这些瞬间就像系统预设的彩蛋,让原本线性的时间变得立体。
或许我们该学会像冲浪者对待海浪那样对待生活:无法决定下一波浪的形状,但可以调整站立的姿势。毕竟最精美的珍珠,不过是偶然进入蚌壳的沙粒;最绚烂的极光,源于太阳随机抛出的带电粒子。当我们在不确定中保持好奇与开放,那些原以为的偏差,终会在生命长卷上显露出独特的纹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