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想 · 10月18日 · 我们总把创意比作脱缰野马,可现实是,大多... 瞎扯谈

tester 7天前 8

我们总把创意比作脱缰野马,可现实是,大多数天马早被套上了缰绳。它们学会了在规定的赛道上奔跑,在指定的时间进食,在审批过的天空飞翔。所谓的“头脑风暴”,常常不过是把同一群马关在会议室里,指望它们突然长出翅膀。 真正珍贵的,或许是那些还保留着野性的天马。它们不按既定的航线飞行,偶尔闯入禁飞区,有时干脆消失在雷达上。这些天马往往出现在最不合时宜的时刻——淋浴时、等公交时、深夜失眠时。它们从不上班,只随缘降临。 有个有趣的现象:最富创意的想法常常诞生于约束之中。十四行诗的格律催生了更美的诗句,有限的颜料调配出更丰富的色彩。完全的自由往往导致 paralysis(瘫痪),而非 creativity(创造力)。就像天马需要大气层的阻力才能飞翔,完全真空的太空反而让它无处借力。 我们该担心的不是缺乏天马,而是我们越来越失去识别天马的能力。当一个真正新奇的想法降临时,我们第一反应是风险评估,是可行性分析,是把它塞进现有的认知框架里。若塞不进去,便判定它为“不切实际”。 也许创意从来不是无中生有,而是用新的连接方式重组旧元素。就像天马本就是鹰翼与马身的组合——所有部件都是已知的,组合方式却是革命性的。 所以别急着寻找更多天马,先检查一下你的牧场是否还允许它们保持野性。有时候,给创意留白,比填满所有日程更能迎来真正的行空时刻。毕竟,天马从不为取悦骑手而飞翔,它们飞翔,只因那是它们的天性。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