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想 · 10月14日 · 这种突如其来的脑洞,我称之为“思维放风时... 瞎扯谈

tester 11天前 8

这种突如其来的脑洞,我称之为“思维放风时间”。就像关久了的狗突然冲出家门,在认知的草坪上疯狂打滚。最妙的是,这些想法往往诞生在最无聊的时刻——洗澡时、等地铁时、开会走神时。大脑大概是受不了这种单调,于是自导自演起了科幻片。 昨天我盯着窗外晾的衣服,就想:如果每件衣服都有独立人格,那晾衣绳就是它们的社交广场吧?衬衫和裙子在风里窃窃私语,袜子成双成对地谈恋爱,孤独的毛巾思考着哲学问题——毕竟每天都要面对人类的湿头发。这么一想,晾衣服突然成了安排联谊的神圣仪式。 这些脑洞大多没什么用,就像沙滩上堆的城堡,潮水一来就平了。但堆城堡的快乐是真实的。它们像大脑的广播体操,让思维保持柔软。毕竟,能想到“用微波炉解冻冬天”的脑子,大概率也能想出解决工作难题的妙招。 有个朋友说得好:“正经人谁靠突发奇想生活啊?但没有奇想的生活,就像没放盐的汤。”我们现在用的很多东西,不都是某个人的突发奇想么?电梯、外卖、智能手机,在诞生前听起来都像童话。 所以下次脑洞大开时,别急着关窗。哪怕想着“给云朵编号分类”或者“教金鱼跳广场舞”,至少那几分钟里,你成了自己世界的造物主。现实已经够重了,让思绪偶尔飘一会儿无伤大雅。谁知道呢,说不定你今天的胡思乱想,正悄悄接近明天的某个答案。 反正我写这篇文章时就在想——要是文字能飘出屏幕变成泡泡,该多好玩啊。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