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想 · 10月13日 · 有时候,我觉得这个世界像个巨大的、无人看... 瞎扯谈

tester 12天前 16

有时候,我觉得这个世界像个巨大的、无人看管的实验室。我们每个人都是里面懵懂的实验员,忙着记录各种奇怪的数据,却没人告诉我们实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。 就拿声音来说吧。你有没有注意过,城市其实有自己的呼吸声?清晨六点,是扫地车“唰——唰——”的慢板,像一位耐心的清洁工在擦拭天空;到了中午,外卖员的电瓶车“嘀嘀”声成了主旋律,急促得像是给饥饿的胃打拍子;而深夜的救护车鸣笛,总让我想起小时候不小心扯断的珍珠项链——那些滚落一地的、闪闪发光的焦急。 最近我开始观察地铁里的人们。有个规律:越是拥挤的车厢,人们越喜欢盯着手机——那块小小的发光矩形,成了我们在人潮中最后的私人领地。昨天看见个姑娘,在拥挤的六号线上戴着耳机看《猫和老鼠》,默片时代的汤姆和杰瑞在她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,她的嘴角偶尔会上扬。那一刻我觉得,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小小的逃生舱口,在过于密集的现实里偷一点属于自己的氧气。 最有趣的观察来自菜市场。卖豆腐的大妈永远知道王奶奶要买老豆腐,李阿姨要嫩一点的——即使她们什么都没说。这种无需语言的默契,比任何算法推荐都精准。旁边水果摊的喇叭机械地重复:“西瓜不甜不要钱”,但大妈们还是会把耳朵贴在西瓜上,轻轻敲打,听那个只有她们懂的秘密。科技再发达,有些经验依然顽固地活在生活的褶皱里。 这些碎片般的观察拼不出什么真理的地图,但它们让我觉得,或许世界的意义不在于那个终极答案,而就在于此刻——在于扫地车的节奏里,在于陌生人转瞬即逝的微笑里,在于西瓜沉闷的回响里。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,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,让拆糖纸的动作本身充满了迷人的期待。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