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在地铁里,看见个姑娘对着空气比划——她戴着AR眼镜,手指在空中轻点,像在弹奏看不见的钢琴。这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,举着树枝当宝剑,在院子里“斩妖除魔”。科技变了,但那份对着虚空创造世界的童心,倒是一脉相承。
我家楼下总停着几辆共享单车,车筐里偶尔会有上一位使用者留下的痕迹:半片银杏叶,超市小票,或是几滴干涸的雨渍。这让我莫名期待,未来的某天,我们是否也能这样“共享”记忆?把一段黄昏时散步的惬意,打包存进云端,留给某个需要慰藉的陌生人。
最有趣的幻想是关于睡眠的。要是能像给手机清理缓存那样,把白天的烦躁一键删除该多好。再把梦境分类整理——美好的存进“纪念相册”,离奇的标上“创意素材”,噩梦就直接粉碎。说不定还能开通“梦境点播”服务,今晚去海底漫步,明晚在云端喝茶。
当然,这些奇思妙想终归要落回地面。就像此刻,写完这些字,我还要去把晾在阳台的衣服收进来。未来或许很炫酷,但生活的质地,依然是由这些具体而微小的瞬间编织而成。
我们一边期待着星辰大海,一边认真过着眼前的每一天——这种平衡本身,或许就是最了不起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