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觉得,科技发展像在玩一场没有攻略的开放世界游戏。我们这些玩家跟着任务提示埋头狂奔,却很少抬头看看地图——这主线任务,究竟是谁发布的?
你看那些科技发布会,CEO们站在全息投影里,把每个新产品都说得像救世主降临。但仔细想想,智能手机让我们变成了低头族,社交软件让熟人变网友,算法推荐把我们关进信息茧房。这像不像那个古老的寓言——我们许愿要会飞的马,神给了我们汽车,结果我们都堵在了高速公路上。
最有趣的矛盾在于:科技本应是工具,现在却常常反过来驯化使用者。我们发明了即时通讯来节约时间,结果却被24小时在线的焦虑绑架;开发算法来提高效率,最后却活成了被数据喂养的样本。就像那个吊诡的提问:到底是人在用手机,还是手机在用人?
但话说回来,质疑归质疑,我可没打算退回原始社会。晚上还是会捧着手机刷到半夜,靠外卖软件解决三餐。这种分裂感或许正是时代的注脚——我们一边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,一边警惕它可能的异化;既做不到全然拥抱,也回不到从前。
或许理想的姿态是做个清醒的骑手:紧握缰绳,看清方向,在科技这匹快马狂奔时适时轻勒,确保是我们在驾驭技术,而不是被它甩下悬崖。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跑得多快,而在于知道为何而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