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盯着这句话啃了半包薯片,突然觉得他说的不就是我们吗?上周我精心规划了七天的健身计划,结果第二天就因为楼下烧烤店买三送一全线崩盘。你看,我们总在“应该做的事”和“突然想做的事”之间玩跷跷板,就像试图用汤勺给仙人掌浇水——工具和对象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不过转念一想,那些计划外的插曲反而最鲜活。就像我姑妈退休后突然学起油画,第一幅作品把哈士奇画成了电磁炉,全家憋笑憋出内伤。但你看她第三十幅作品时,那只在星空下奔跑的柴犬,居然让美术老师追问“是不是受过康定斯基的影响”。
所以我现在特别珍惜那些“计划外”的瞬间。地铁坐过站发现的老书店,暴雨困在便利店认识的流浪猫,甚至写方案时突然冒出的童年回忆——这些像手机里误触拍下的虚焦照片,反而比精心构图的更让人心动。
说到底,人生可能根本不需要什么使用说明书。就像你永远猜不到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馅儿,但正是这种未知,让我们在拆包装时手指发颤。要不怎么说呢,我们都是生活这场即兴喜剧的临时演员,与其纠结台词对不对,不如在摔下舞台时记得摆个漂亮的姿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