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说真的,无聊真有那么可怕吗?
我倒觉得,无聊像个被低估的“精神后花园”。你想想,那些真正天马行空的想法,有多少是在会议室里正襟危坐时想出来的?恐怕大多是在洗澡、散步,或者盯着窗外发呆时,自己冒出来的。牛顿被苹果砸中时,肯定没在刷短视频;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大喊“尤里卡”,那一刻他正彻底地放松和放空。无聊,其实是给大脑的一种“免打扰模式”,让它得以自由地、散漫地连接那些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念头。
我们总觉得“高效”就是不停歇地输入,但大脑或许更像个需要反刍的动物。它需要一些无所事事的时刻,去消化、整理白天塞进来的海量信息。就像一锅浓汤,总要文火慢炖,才能熬出滋味。时刻被新鲜刺激轰炸,反而像一直在猛火快炒,味道是出来了,但少了点余韵和深度。
所以我现在,会刻意给自己留点“无聊时间”。比如洗碗时不听播客,就感受水流和泡沫;通勤路上有一段路刻意不看手机,只看窗外流动的街景。你会发现,当你允许自己无聊,世界反而变得有趣起来。你会注意到平时忽略的细节,脑子里会蹦出一些奇怪又好玩的问题:云为什么是这个形状?路边那只猫在想什么?
下次当你感到无聊袭来,不妨试着别立刻拿起手机“解毒”。就让它存在一会儿,看看你的思绪会飘到哪里。说不定,那个最妙的点子,或者那份久违的内心平静,就藏在这看似空白的分秒里。无聊不是空白,而是留给自己的创作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