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打车,司机师傅突然说:“你看这雨刷器,左边摆一下右边摆一下,像不像在说‘不必不必’?”我愣了两秒,笑出声。他接着说:“我开了二十年夜班车,发现凌晨三点还在外面的只有三种人——赶路的、谋生的,和迷路的。但说到底,谁不是在赶路、谋生,又或多或少迷着路呢?”
这话让我想起大学同学小陈。他曾经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书店,结果毕业进了互联网公司,现在天天和KPI较劲。但有趣的是,他组了个线上读书会,每周带着同事读诗。他说这叫“曲线救书”——你看,理想可能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实现,但它总会找到缝隙生长。
还有我妈,退休后突然学起水彩画。第一幅作品是颗歪歪扭扭的苹果,她不好意思地说是“被虫子咬过的”。可挂了半个月后,我爸说:“越看越顺眼,这虫子咬得挺有艺术感。”原来接受不完美本身,就是另一种完美。
这些随机的生活片段让我明白:人生不是精心编排的剧本,而是即兴发挥的爵士乐。你会走错几个音,会突然停顿,但正是这些“意外”让旋律有了味道。就像森林里迷路时发现的野莓,计划外的风景往往最动人。
所以下次当生活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时,不妨像那个雨刷器一样轻松地摆摆手说“不必慌张”。毕竟,我们都在同一场大雨里,有人等伞,有人等雨停,而有些人——已经开始在雨里跳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