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猜,未来的“智能家居”大概会变得有点“烦人”。你刚打个哈欠,窗帘就自动拉上了,音箱用慈祥的语气说:“亲,检测到您困了,为您播放摇篮曲并已将空调调到睡眠模式。”你想偷偷吃点薯片,冰箱可能会发来一条严肃的推送:“根据本周健康协议,您的零食额度已用尽。建议来根黄瓜?”到时候,我们可能得跟家里的电器斗智斗勇,感觉不是我们拥有了科技,而是科技“托管”了我们的生活。这哪里是智能家居,分明是个AI管家婆。
还有啊,我总幻想能有个“灵感捕捉器”。就是那种,在你洗澡时灵光一现想出个绝世好点子,但还没来得及擦干手就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,它能自动把你脑电波里的那点火花记录下来。这样,世界上就能少很多对着马桶捶胸顿足、哀叹“我刚刚那个想法能拿诺贝尔奖”的可怜人了。不过转念一想,真有了这玩意儿,估计记录下来的大部分都是“中午吃啥”和“那条微信他为啥不回我”之类的碎片,真正有用的点子,可能万中无一。科技解决了效率,但估计治不了咱们的日常跑题。
最逗的是,科技越发达,我们似乎就越向往一些“笨拙”的体验。当VR技术能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攀登珠穆朗玛峰时,我们可能反而会更珍惜小区公园里那条走了无数遍、坑坑洼洼的小路。当AI能写出媲美李白杜甫的诗歌时,我们或许会更感动于朋友手写卡片上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。
这么一想,科技发展就像给我们装上了一对越飞越高的翅膀,但真正的乐趣,也许不在于能飞多高多远,而在于我们依然能控制何时降落,何时用自己的双脚,去感受脚下那片最朴实、也最温暖的土地。它最好是个得力的助手,而不是一个全能的“主人”。毕竟,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人生,哪怕再舒适,也总少了点自己瞎琢磨、甚至偶尔犯犯傻的乐趣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