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日新月异,每每令我感到既惊且惑。智能手机屏幕一亮,便是一个世界;手指轻轻一划,天下事尽收眼底。人们似乎已习惯于这种便捷,却少有人细想,这般神通究竟从何而来,又将引我们走向何方。
前日乘地铁,见满车厢的人皆低头看屏,神情专注,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集体仪式。偶尔有人抬头,目光茫然,似是从另一个世界被强行拉回。这景象颇堪玩味:科技将人拉近,又推远;使我们无所不知,却又对身畔之人视而不见。我想,这屏幕背后的玄机,怕不只是电与信号的简单把戏,而更像是织就了一张无形之网,网住了现代人的心神。
家中幼侄年方五岁,已能熟练打开平板电脑,找到喜欢的节目。他手指的滑动比言语更灵巧,而当我给他一本图画书时,他却试图用手指去“放大”书中的图像。小儿的这种行为,不禁使人生出几分忧思:科技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,是否也在悄悄修改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?
人工智能近来大热,机器能作画、写诗、谱曲,几乎无所不能。有时自问:若机器能模仿一切人类的创造,那么人类独有的又是什么?或许正是那些不完美之处——犹豫、困惑、无用的好奇,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气。这些“缺陷”,反倒成了我们区别于机器的最宝贵特质。
科技的列车轰隆向前,无人能阻。然乘客之我等,是否应该偶尔探出窗外,看看风景,想想方向,而不是一味沉睡在车厢里,被带往未知的终点?人发明了工具,工具又重塑了人,这其中的循环往复,着实值得每一个现代人细细思量。
说到底,科技不过是人的延伸,可怕亦可敬之处,终究还在人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