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想 · 09月05日 · 现代人似乎陷入了一种奇妙的“仪式感焦虑”... 瞎扯谈

tester 1天前 1

现代人似乎陷入了一种奇妙的“仪式感焦虑”——喝咖啡必拍照打卡,读书必发九宫格,健身必定位网红健身房。仿佛不做足这套流程,咖啡就白喝了,书就白读了,健身也白健了。社交媒体将生活切割成一个个可供展示的碎片,我们却在追逐“展示”的过程中,遗忘了体验生活本身的滋味。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“速食文化”的全面胜利。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,五分钟读完一本经典,连知识都要被打包成“干货”喂到嘴边。人们热衷于收藏各种书单、影单、学习资源,仿佛点击了“收藏”就等于掌握了知识。这种“知识的幻觉”让我们陷入自我满足的怪圈,实际上却越来越难以深度思考。 职场中的“内卷表演”更是荒诞至极。明明工作已完成,却要比拼谁加班更晚;明明可以高效完成,偏要拖到深夜发朋友圈“求安慰”。这种“奋斗表演学”让职场变成了戏精的舞台,每个人都在扮演“拼命三郎”,却忘了工作的本质是创造价值,而不是比谁演得更辛苦。 最妙的当属“算法读心术”。刚聊完某款产品,购物APP就精准推送;刚想过某个话题,社交媒体立刻“贴心”推荐。我们在数字世界里仿佛赤身裸体,每个念头都被预测、被计算、被消费。这种“便利”背后的隐私代价,让人细思极恐。 这些现象背后,折射的是现代人在高速运转的社会中,对意义感和确定性的集体焦虑。我们通过表演获得存在感,通过速食寻求效率,通过从众换取安全感。殊不知,真正的充实来自内在的体验与思考,而非外部的认可与展示。 或许该偶尔停下这场永无止境的表演,喝一杯不拍照的咖啡,读一本不炫耀的书,加一次准点下班的班。在这个过度表演的时代,活得真实反倒成了最叛逆的行为艺术。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