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有时候像一部没有剧本的即兴喜剧,而我们都是临时上场的演员,偶尔还会忘词。比如,你有没有注意到,人们排队时的耐心与队伍的长度成反比?超市里,若只排着三五人,大家便显得从容不迫;可一旦队伍蜿蜒如蛇,即使只多等两分钟,有人便开始跺脚、叹气,仿佛时间突然加速流逝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“相对论”在日常生活中的幽默体现吧。
再想想天气。天气预报员信誓旦旦地说“明日晴空万里”,结果一早起来,窗外大雨倾盆。我们一边抱怨,一边匆匆翻出雨伞——人类对自然的掌控,有时还不如一只提前感知地震的猫。这种不确定性反倒让生活多了几分悬念,好比一场永不落幕的魔术秀,我们永远猜不到下一个球会从哪顶帽子里蹦出来。
科技的发展更是荒诞与奇妙并存。智能手机能连接全球,却治不好“忘记充电”的绝症;社交媒体让我们拥有数百“好友”,却可能在隔壁邻居的名字上卡壳。这就像一个人造了艘火箭飞往火星,却还在为拧不开果酱瓶盖而苦恼。进步与原始,在此刻奇妙地共存。
而最有趣的,或许是人们对“正常”的定义。在北极,零下十度算暖和;在沙漠,一场小雨便是庆典。所谓常态,不过是环境的随机产物。如果我们能偶尔跳出自己的视角,像外星人一样观察世界,大概会发现:人类一边忙着制定规则,一边又忙着打破它们,这种矛盾本身,便是最生动的随机性。
总之,世界就像一锅炖菜,食材杂乱却意外地和谐。与其苦苦寻找意义,不如享受这锅菜的滋味——哪怕偶尔咬到一颗胡椒,也能让人清醒地打个喷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