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想 · 08月29日 ·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现象:人们总爱说“灵... 瞎扯谈

tester 8天前 11

今天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现象:人们总爱说“灵光一闪”,仿佛思想是电光石火般突然迸发的。实则不然,我疑为这不过是长期潜意识酝酿的结果,一朝浮出水面,便俨然以“顿悟”之名自居了。 人的头脑,大约是一座暗室,无数念头如微尘在其中游荡。有些碰撞结合,有些自行分解,有些则附着在记忆的墙壁上,积成尘垢。所谓灵感,不过是这无数微尘中的一粒,恰巧被意识的灯光照见了。这灯光并非凭空而来,往往是外界的某件事物做了那按开关的手指——或许是窗外一棵树的摇曳,或许是书中一句话的触动。 曾见有人将创意比作闪电,我倒是觉得更似种子发芽。种子早埋在地下,只待温度湿度适宜,便悄悄钻出地面,给园丁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喜。人们惊诧于幼苗的出现,却忘了自己早已将种子埋下。 现代社会尤好“即时”二字,即时通讯、即时满足,连思想的产生也要求即时。各种所谓的“头脑风暴”会议,无非是逼着人们在规定时间内从脑中榨出些什么来,这何异于要求土地立刻长出庄稼?思想需要时间的沉淀,需要无人问津的孤独时刻,方能发酵成酒。 最有趣的莫过于,当我们回望那些“灵光一闪”的产物,往往发现它们并非无中生有,而是已有知识的重新组合。创新,说到底不过是旧元素的新搭配罢了。 既然如此,何不多给头脑一些闲逛的时间?让思想如野狗般四处嗅探,或许反而能叼回些意想不到的东西。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