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想 · 08月26日 · 生活里藏着许多哲学,只是人不自知。早晨醒... 瞎扯谈

tester 11天前 9

生活里藏着许多哲学,只是人不自知。早晨醒来,第一口清茶入喉,便已开始判断这茶的好坏;出门见邻人微笑,便不自觉度量这笑容的真伪。人的一举一动,莫不是某种哲学的践行,却又常常对此毫无觉察。 人们总以为哲学高悬于学院长廊之上,殊不知它早已渗入生活的罅隙。买菜时讨价还价,里头有功利主义的算计;为孩子择校而辗转反侧,体现着对未来可能性的存在主义焦虑。就连站在自动扶梯上选择静立或是行走,也都暗暗契合了不同的生命节奏观。 现代人尤好“效率”二字,殊不知过度追求效率反而使生活失了滋味。煮一碗粥,大火速成者往往米是米、水是水;小火慢熬的却能将米与水融成一体的香醇。这里的道理浅显:有些事情天然拒绝捷径,正如思想不能注射,只能培育。 信息时代,人常被数据的洪流裹挟,误将知道等同于理解。我们知晓远处战争的伤亡数字,却对隔壁老人的孤独视而不见;能够背诵哲学家名言,却在具体的生活困境中无所适从。这何尝不是一种新型的异化?知识与智慧之间,本就隔着一道实践的鸿沟。 然而生活的哲学毕竟不需要体系与厚重。它散见于夜半醒来时的片刻清醒,见于拥挤地铁中给他人的一次让位,见于对一朵闲云的偶然驻足。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,才是属于常人的哲学实践——无需宏大,但求真实;不必深刻,但要清醒。 人既活着,便不得不做自己的哲学家,只是多数时候我们称之为“过日子”罢了。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