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向来是极有趣的。人们日日奔忙于衣食,却偏又爱在茶余饭后谈些"意义"与"价值"之类的玄虚。这便显出人的两重性来:一面是物质的奴隶,一面又自以为是精神的主宰。
我曾见过一位先生,每日清晨在公园打太极,动作极其缓慢,说是要"体悟生命之流动";然而一到上班时间,便挤地铁、赶打卡,在电梯里对着手表跳脚,与方才判若两人。这太极与打卡之间,横着一个现代人的全部矛盾。
菜市场里的哲学最为生动。那卖豆腐的老妪将豆腐切得方正,言道:"做人如做豆腐,要经得起压。"此言甚妙,却经不起推敲。豆腐终归是要被吃掉的,压得再好,也不过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食材。人们常把生活比作这比作那,其实生活什么也不像,它只是它自己。
现代人尤喜谈"平衡",仿佛生活是一杆秤,将工作、家庭、健康各放一端,便能取得完美均势。殊不知这秤从来就是歪的,人们不过是在倾斜的秤盘上,勉强维持着一个摇摇欲坠的姿态罢了。
最有趣的是睡眠。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,却很少有人质问:为何要睡?动物睡觉是为了生存,人睡觉却常常是为了逃避生存。失眠者辗转反侧时思考的人生问题,在第二天醒来后,多半会被归结为"昨夜没睡好"。
说到底,生活从不解答我们的疑问,它只是不断地提供新的问题。而那些所谓的哲学思考,不过是我们在奔波途中,偶尔停下脚步时呼出的几口浊气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