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,我坐在餐桌前,面对着一碗热腾腾的粥。粥面上浮着几粒芝麻,排成不规则的形状,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号。我忽然想到,这碗粥与人生的关系,竟比想象中更为密切。
邻桌的老王正在剥鸡蛋。他先是轻轻敲击蛋壳,然后小心翼翼地剥去碎片,动作优雅得像个外科医生。我想起他常说的"慢工出细活",不觉莞尔。这剥蛋的仪式,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哲学?我们都在小心翼翼地剥开生活的硬壳,生怕伤到里面柔软的实质。
窗外,几个小学生追逐着跑过。其中一个孩子摔倒了,却立刻爬起来继续奔跑,仿佛跌倒只是奔跑的一部分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在办公室,因为提案被否而沮丧的自己。我们成年人总是把挫折看得太重,忘记了爬起来本就是行走的一部分。
粥渐渐凉了。我搅动着勺子,看米粒在碗里打转。突然明白,思考人生不必非要正襟危坐。有时一碗粥里,就藏着整个宇宙的隐喻。生活的智慧不在厚重的典籍里,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中——只要我们愿意停下脚步,用不同的眼光去看。
喝下最后一口粥时,我忽然觉得,或许哲学就该是这样:既深刻又平常,就像早晨的阳光,既照亮万物,又温暖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