筷子这东西,真是妙得很。两根竹棍,一长一短,一粗一细,便是吃饭的家伙了。我每每用筷子夹菜时,常想:这筷子何以能夹东西?细细想来,倒也不难明白,不过是借了手指的力气,将两根棍子并在一处,夹着菜罢了。然而这般简单的东西,竟能使人吃得如此便利,却是发明者的巧思。
筷子有时也颇有些脾气。新买的筷子,每每滑溜得很,夹菜时总要从指缝中溜走;而用久了的筷子,却又因为油腻而难分难舍,竟至于要用力才能分开。这倒与人情世故有些相似:初相识时,彼此生疏,稍不留神就擦肩而过;相处久了,却又胶着难分,竟至于生出些腻烦来。
我见过有人用筷子极是伶俐,夹豆子如探囊取物;也见过有人笨手笨脚,连块豆腐都夹不起来。这筷子用得好坏,倒也不全在手指的灵巧,更在于那一点耐心与练习。世间万事,大抵如此。
最有趣的是,筷子从不单独出现。它总是成双成对的,倘若丢失了一支,剩下的那支便成了废物。这倒像极了人间的伴侣关系——少了哪一个,生活便失了平衡。
筷子默默无闻地躺在筷筒里,等到吃饭时才派上用场。它不求闻达,不争功名,只做好本分的事。我想,做人也未尝不可如此。
筷子用久了会发黑,但人们照用不误。这黑,是岁月的痕迹,是生活的见证。